創業新聞發佈


90後創立點餐式公關 START PR首月生意額10萬元
每當企業推出新產品或服務都需要推廣宣傳,讓更多潛在顧客知道,這樣才有機會帶來生意機會。 宣傳推廣要有效率,最好便是在擁有大量讀者的媒體上曝光,除用錢做廣告外,也可以邀請記者進行報道。 兩名「90後」見傳統公關收費不菲,遂針對中小企及新創公司,推出點餐式公關服務,令這些資源緊絀的企業,有更多機會曝光。
200萬開Gelato店 蔡瀾係Fans 雪糕癡:乜都要最靚
炎炎夏日,不少人喜歡吃一口涼透心的雪糕。四十多歲的簡志煒(Jackson)對雪糕的愛,更驅使他辭去廣告工作,到意大利拜師學藝,去年7月更花近200萬元在灣仔開店賣手製Gelato,引入「法拉利」級雪糕機,希望港人可以品嚐正宗意式雪糕的滋味。
無業廢青拍片叫人養自己 月入3萬元 粉絲20萬人
YouTuber 直接拍片叫人捐錢養自己,大家聽過嗎?生活只需要拍片,不用工作,是不少年青人想過的日子。美國有一位25歲的無業廢青,每天拍片叫網民助養,靠眾籌月賺逾30,000港元,既交得起房租,亦有錢抽大麻,俾家用。
80後註冊中醫師梁尹倩(Cinci)大學主修工商管理學程,表面看似與中醫風馬牛不相及。到底Cinci是如何與中醫扯上關係呢?原來她自幼就對中醫有濃厚的興趣,由利用Facebook專頁教粉絲煲湯養生起步,到今時今日CheckCheckCin出售米水月賺70萬。Cinci坦言,自己比較短視,不懂規劃,只是一步一步向前行。
辭10年高薪厚職 逆流開書店:別把安全感只放錢上
日復一日,起床、泡泡茶或咖啡、上班下班、消磨後睡覺,十年如一日。你也曾有這樣的感覺嗎? Sharon也是如此,不同的是,一天她醒覺:「我不想這樣了。」便辭去工作十年的管理層,在太平山街開「見山書店」。
唔做會計師轉行賣水樽 3萬美元創業變出1億美元
2010年,Sarah Kauss用30,000美元創立了S’well,成為知名的保溫瓶牌子。S’well的產品在超過75個國家的網上和零售商銷售。根據福布斯的數據,2016年的收入超過了1億美元,比兩年前增長了10倍。
90後創求職學習平台 生意額將破百萬
踏入5月,一般大學及大專院校學生忙於考試之餘,也要忙著尋找暑期的實習工作;至於即將畢業投身社會的大學及大專四年級學生,則要為求職而奔波。這些學生在求職時經常遇上不同問題,三名於2014年大學畢業的90後,鑒於當年求職時的親身體驗,建立社交媒體專頁分享,結果竟獲眾多企業叩門合作,無心插柳下最終發展成一門事業,預算今年生意額更將突破七位數字。
蠔油大王李文達 身家逾1,300億元
創建於1888年的老字號李錦記,用了百餘年時間,搭建起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,暢銷產品達60餘種,分銷網絡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可以說「有華人的地方,就有李錦記產品」,這一切的成就,李錦記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功不可沒,今年福布斯的香港富豪榜中,李文達一躍至第3位,身家達171億美元(折合逾1,300億港元)。
動畫師轉行開cafe!無麩質伯爵茶蛋糕成網紅新寵
西環這小區,中西文化交融,有舊式麵包餅店,同時有不少咖啡店新力軍進駐。近期網上火紅會提供無麩質蛋糕的咖啡室,大家爭相為一件粉藍色蛋糕拍寫真。主打的蝶豆花伯爵茶蛋糕,幾乎是每位到場人士的必點甜品。其粉藍色加花瓣的造型,吸引不少本身無麩質敏感的朋友們去潮拜。 不過,店主Bryant之所以開提供無麩質蛋糕的咖啡室,是想令更多人認識手沖咖啡之餘,想令本身有麩質敏感的朋友都可以食到蛋糕。
由記者轉做廚師 遠赴泰國學藝 想客人要食船麵就記得我們
由當記者執筆寫稿,到手拿鍋鏟煮麵,過程辛酸亦流過不少汗水。兩位船長泰國船麵工房老闆Louis和阿祺本來從事傳媒行業,因機緣巧合下決定轉行餐飲業,投資約200萬,目的是「將泰國帶來香港」,現時日賣超過200碗麵。
1   2   3   4   5   6   7   8   9   10   11   12   13   14   15   16   17   18   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