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|||||||
|
|
|
90後2,000元創業 搞IT兼網上推廣 10個月賺100萬元 |
很多年輕人都想在短時間內快速致富,例如炒股票,卻鮮有關心如何慢慢地賺錢。作為90後的Innpression創辦人Rex Lai,甫畢業便想創業,一邊打工吸收經驗及知識,一邊兼職做副業,最終自立門戶,主攻網上推廣,協助客戶營運社交媒體,過去10個月賺過100萬元。最近更推出方便年輕人創業的工具,期望培育小商戶成長,實行有錢齊齊搵 | |
|
90後開發卡牌遊戲 目標每日收入23,400元 |
Ember Entertainment創辦人顧鏗(Joseph)自小喜歡各種遊戲,尤其是卡牌類別。在美國唸大學時熱衷學習設計遊戲,最終返港創業,開發數碼卡牌遊戲。有見近年電競產業發展迅速,但所玩的遊戲主要由外國研發,至今未有本地推出的遊戲可以用作電競比賽,Joseph期望在源頭開始推動相關產業,願景是推出能夠代表亞洲區的遊戲。 | |
|
80後女生2,000元本金創業 賣首飾月賺100萬元 |
80後女生葉茵茵(Iris)以2,000元成本創辦MONI HK Jewellery,出口戒指、手鍊、耳環及吊咀等飾物,由團購起家到開設實體店賣飾物,公司現時月賺100萬元。 | |
|
70後推實境密室逃脫遊戲 7位數資金一年回本 年賺過千萬 |
胡滿園(Rick)在2013年創立LOST,為客人提供實境密室逃脫遊戲體驗,有別於一般密室逃脫,LOST主打企業培訓和公司團隊活動,近日更創立專為兒童而設的密室逃脫-LOST Junior。 | |
|
80後鞋佬網上直播賣鞋 月做200萬元生意 |
網絡力量無遠弗屆,如果懂得利用的話,隨時能成就一盤賺錢的大生意,其中重點是要有能力吸引大量粉絲,並且將之轉化為收入。80後港男19歲開始賣女裝鞋,由零售到批發,再在中港兩地開店,惜最終敗在網絡手上。在吸收了內地網紅的生意模式後,鞋佬在港首創直播賣鞋,現時每月賣出近4,000對鞋,生意額約200萬元。 | |
|
80後女生開新派旗袍店 5個月收支平衡 生意月月有增長 |
|
蕩青年蛻變米果大王 蔡衍明學懂認輸才會贏 |
旺旺在內地,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,是不少內地人的童年回憶。旺旺集團始創人蔡衍明號稱「米果大王」,他來自台灣,從昔日的浪蕩青年「敗家子」,到如今的大企業家,他的創業之路也讓人津津樂道。 | |
|
港男地道研發機械人 擲7位數創業 2年回本 |
提起機械人,大家可能即時想到鐵甲奇俠(Iron Man)、機動戰士高達或變形金剛,但這些都是外國人構思的虛擬機械人,只在動畫或電影中出現。兩名土生土長香港人,自幼愛玩機械人,更以此創業,將過往只在電影出現的虛構情節,經過研發後變成真實存在,雖然投資額龐大,但將於兩年回本,一步一步地實現機械人夢。 | |
|
由網售變開二手傢俬店 80後月入30,000元 |
「80後」的Katy曾經從事文職工作,因一次在網站出售二手拳擊球,曾經賺得數十元利潤,令她發現二手貨物的商機。 2014年,她與一群朋友合資約100萬元,成立執到寶二手傢俬店,約兩年回本,去年至今月均營業額約30萬元,Katy每月收入約30,000元。 | |
|
90後零成本賣紅酒 3年做3,000萬元生意 |
很多人都想將興趣變成事業,兩名90後年輕人因為喜歡飲葡萄酒而投身相關行業,掌握實際做生意的知識後,借助科技先創立網上紅酒店,其後再開設實體店,至今發展近四年,葡萄酒生意拾級而上,數年的生意額合共達3,000萬元,每年營業額以倍數的速度增長。 | |